农忙——卢珊个人项目
2020.08.08 - 2020.09.06
Artists: 卢珊
看字识图:谈谈艺术家书
——卢珊展览《农忙》

看字识图是看图识字的反意
意思是文字是帮助你理解图的

卢珊是毕业于广美的艺术家。去年年底在星空间烟囱的展览《腌笃鲜》上看到了卢珊的画,后来得知她正在做一个叫《印度印度IndiGo》的展览,于是去看了一下,画风令人惊讶的粗放,于是对她的作品产生了好奇。

展览现场里有很多书,都是卢珊的“自出版”,书做的很专业,不像手作书那样突出手作,但又不是很正式,拿在手里,大小和纸张的使用都很舒适,装订方式也是根据不同的书的内容来选择的,每本书还配有特别的包装袋,《印度印度》就用各种颜色的布袋,《柏林》是档案袋,这次的《农忙》是编织袋,作者的意图在拿到书的时候就已经传达到位了。书的内容就是复印自己的速写本子,随意涂写的速写本子,好好的印一些拿出来卖,虽然失去了好多脏劲儿,但很适合现在人的品味:略有点疏远的,有工业感的,和有趣的。我曾经考虑过是否应该出售原版的速写本,想了想觉得还是印刷的好,书的感觉是复制品,显得更亲近。

书在今天是一个无用之物,恰好可以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的载体。
绘画失去了占据墙面的“大王”位,而文字也失去了精英的思维作用,一切组合起来只为了讲述一件事:“这个5月我在外婆家,记录了后山劳作的人们以及他们种的菜。”如果可以,我想卢珊也会在书中加入音频视频的吧。假设一下,梵高的作品是艺术家书的形式,看起来会有怎样的感受?毕竟梵高留下的文字比塞尚多多了。

印度展上吸引我的是一本打乒乓球的书,画的是老年活动中心的叔叔阿姨打乒乓球,水彩画,画面上有十分粗糙的人名和提词,问了她才知道是她画完后把画挂在活动中心的墙上给大家看,大家就对号入座的在自己的画像上签了名题了感想。这个意外的冒着汗气的互动行为十分自然茁壮,而自然茁壮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卢珊所有的作品。书的设计是照片和画混排,一边是随意在画上瞎写的邻居们的照片,另一边是被他们题完字的画作,一边是打球的人,另一边是压在照片上的画,画面的说明文字也压在照片上,没有多余的设计。

卢珊的书中都有文字,不多,以图像为主,大多是对画面的注释,有的像是小孩子的识字卡片,写着烧草、小鸡,文字就像“导游”的画外音一样,说着这是什么,这儿怎么了等等。书可以归类为游记、杂记、笔记之类,排版自由,看似粗线条但很有讲究,在她的书中,她认为画和照片都很重要,她很在意绘画,一直在十分认真的研究绘画。

农忙这本书由一本笔记和8本绘本组成。
笔记中有很多草稿一样记录的东西,潦草到别人看不懂,字也很难辨认,她自己应该都认得,写的是一些私人化的碎片想法,所以书还附有一本电子版的文字,给有兴趣探秘的人阅读。8本绘本就是一些作品类的画了,倒像是笔记的彩蛋。

图像语言有含糊和暧昧的特点,不断的在诉说着,却给局外人设置了一道越来越高的障碍,有学术的,有兴趣爱好的,这些障碍不断的加深着人们的圈层,这时艺术家选择用“简书”的方式表达自己,也许是更新了绘画的意义,使它从被欣赏变为草稿或速记。

人的情绪通过笔迹是最直接的传达,我写“上课”俩字和我儿子写的传达的意思肯定不一样,如果他再有些技巧,那就能把他讨厌上课的情绪表达的更好了。这么看来,绘画从精工细作变为草稿纸,抛弃了从叙事到理念的发展,会变为笔迹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案例吗?不管怎样,电子游戏借助软件技术已经能做得相当精美了,那些画工好的艺术家都去做原画师了,手绘还存在着,在艺术作品中应该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有什么作用呢。

朋友说前两天去看了abC书展,看到很多年轻的肉体(笑),她说感觉很多都是设计师,并且后悔穿了日常的衣服来,因为大家都精心打扮过了,然后她发了我一些现场的照片,果然有一些奇葩的穿着,但也不那么明显,毕竟不是摆拍,需要点读图的经验才能发现亮点。所以在ins上发照片的时候就有注释的功能,只要点击画面就可以出来一个对话框,把你需要标注的写上就可以了,很方便。

图像本身就是信息传达的形式,可以和文字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回忆小时候的看图识字,说实在的,那时候不论是图还是字,我都不认识。一个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认识拖拉机、麦穗呢?所以看图识字的用意是在教小孩同时认识拖拉机的现实形象和字的形象的。那么看字识图的艺术家书,也是为了同时用图像和文字传达更多的信息。图像能速记的更准确一些,一个木雕如果耳朵有破损,那么画下来比写下来更准确(丁丁历险记中的破耳朵的故事)当然有时画的不如写的快,那么就直接写字吧,不要在意。
( 文 / 董  菁 )